校友风采|青春在田野里绽放
作者: 文章来源:  点击数:   发布日期:2020-06-23
           

    赵九梅, 2017年6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,是安徽农业大学“现代青年农场主实验班”第三届毕业生,2017年7月担任合肥巽风湖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。



    合肥巽风湖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,位于巢湖市黄麓镇芦溪村,占地4000余亩,是一个以生态观光农业为基础,集水稻种植、龙虾养殖、大米销售、果蔬采摘、休闲垂钓、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。2016年7月,合肥巽风湖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共青团安徽省委、安徽农业大学、安徽省农委展开战略合作,为安徽农业大学“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试验班”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,以该班优秀毕业生赵九梅为核心的4人大学生团队对巽风湖农业公司进行全面管理、生产和运营。

坚定信念 干事创业

    创业之初,困难远超想象。先是龙虾养殖管理不到位,一心想着养大虾卖高价,却忽略了龙虾最佳上市时间,不仅价格卖得不好还赶上了龙虾的“五月瘟”,死了一大半,第一季的龙虾养殖以失败告终。虽然第一季的虾养失败了,但是她们团队并没有失去信心,又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优质绿色水稻上,虾田里的水稻每亩达到了1200斤的产量,而且卖相也很好,她计划把120多万斤优质水稻加工成生态稻虾米,心想着就算定价6元一斤,还能挣400多万元呢!哪知大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销,只销了其中一小半,由于怕过期变质就以普通大米的价格卖给米厂了,于是,大米销售计划也失败了。就这样,团队的成员开始动摇了,原先的四人团队,有的读研,有的找了新工作,只剩下了她自己。那时候,她总是觉得难过、孤独,害怕,毕竟是个女孩子,白天有工人在还好,晚上这么大的园子只有两条她养的流浪狗陪着她。家人和男朋友都劝她:重新找个适合女孩子做的工作吧,你一个人在基地我们很担心,而且挣不到钱,又何必这么辛苦呢。在家人的劝阻下,她也曾经产生过放弃的念头,但是想到她初选择农学、争取上农场主班的目的,就会问自己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?最终,心中的理想战胜了临时的困难!

感恩相伴 力促发展

    创业之初,在她面对农场一片荒芜之地不知做什么项目时,安徽农业大学组织了一批最富经验的专家教授来基地论证,根据基地特点建议做稻虾共养项目,然后学校又介绍她到各地学习参观,积累龙虾养殖技术;当龙虾遇到虾瘟病时,老师们提供了最新的预防和治疗技术,同时给了她错峰养殖的建议,传授了冬季发酵饲料的技术。

    在第一年养龙虾失败之后,赵九梅向团省委的领导反映了之后,他们很快帮忙争取到了政策资金,度过了难关;在创始团队不断离开农场后,团省委利用在青年中的号召力,又帮忙搭建了新的团队。每当她遇到技术困难,有母校的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;遇到政策和资金困难,团省委就会帮忙协调,通过农委、商务局等部门争取农业项目支持。这些关心与帮助,成为了她创业路上的巨大动力!



    创业的这几年里,赵九梅没日没夜、起早贪黑地工作。在农忙季节,她连续两个月每天休息时间不足5小时,地方领导和村民都称赞她是个吃苦耐劳干实事的好青年,尤其在炎热的夏季,她的脸、脖子、胳膊都被晒蜕皮,因为被晒的太黑,男朋友开玩笑说她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姑娘,家人更是心疼地说她“你看看现在的你黑的反光了”。尽管创业环境艰苦,却丝毫没有动摇她扎根基层,服务农业的心。

    公司(基地)运营四年多来,在赵九梅的带领下,主营产品“巽风湖稻虾米”和“稻虾小龙虾”在线上线下深受消费者喜爱,年营业收入在700万元左右, “巽风湖稻虾米”在全国稻渔综合创新大赛优质渔米评比中获得银奖,基地也获得了农村农业部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场等多项荣誉称号。公司实行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的经营管理模式,先后承接了15位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,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00多人次,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100余人(其中贫困户60余户,女性村民约70人),为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机会和平台,他们每年工资性收入3万左右,产业脱贫成效显著。

    2018年11月,赵九梅本人荣获巢湖市优秀女企业家称号;2019年4月,获得巢湖市最美青年——创新创业好青年;2019年5月,获得合肥第八届青年五四奖章;2019年6月,获得合肥市十大“稻虾追梦人”奖;2019年9月,获得首届新农人颁奖典礼暨新农人论坛新农扶贫发展奖。